• 【海达行知暖心故事】魏杰:爱是最好的教育
  • 发布人: 发布日期:2021-05-07

  他,平易近人的个头,温暖友善的性格。他是老师们眼中敬业的兄长,他是同学们心里温情的学伴。他用42岁的身体历练出24岁的精神,陪伴着14岁的孩子们一起成长。他就是济宁海达行知学校八年级生物老师、17班的首席导师——魏杰。

7L8A3203.jpg

  教学中,他坚持引领愉快学习,打造激情课堂。他把自己“浓缩”的身高特点变成教学资源,巧妙地应用在课堂教学中:青春期的发育,他就让学生猜测他为什么没有长高,同学们兴趣高涨、争先恐后地列出很多影响身体发育的原因,他总是提醒同学们要加强青春期的体育锻炼、预防疾病,健康成长。每当学到人的生活需要营养时,他就给同学们讲他小时候挑食、偏食的坏习惯,让学生引以为鉴,并提醒他们要合理膳食、均衡营养,科学生活。每当学到遗传和变异的知识时,他就用自己的全家福照片引导学生分析什么是遗传和变异,使知识形象易懂。

7L8A3228.jpg

  他还会引导学生编制记忆口诀,他的课堂上还会有“俄语”、“日语”、“怪语警句”。通过幽默的互动,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知识,还活跃了课堂气氛,使学习生动而有趣。通过互动中拉近了师生关系,课堂教学中彰显了他的教学智慧与特色。不知不觉中,他就成为了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,他的课堂成为了学生最喜欢的课堂之一。

7L8A3246.jpg

  “没有学不好的孩子”是魏杰老师的教育信仰。班里有个从菏泽远道而来求学的女孩叫“孜宜”,七年级的她书写潦草、晨读迟到、课堂游离,上学期期末考试班级倒数第三。父母说孩子本来挺聪明,就是不知道学。魏老师在带她去人民医院换牙套的路上和她谈心,再次讲了“我的同学尚如静”的励志故事,和她一起制定学习目标,探索适合的学习方法。随后细化到每一科的目标,让她写在《成长日记》上每天翻看一次,制定出实现目标的每日活动,提前规划在在日记上。

7L8A3265.jpg

  疫情期间,在老师和父母的共同陪伴下,小姑娘渐渐发生了改变:成长日记的书写由原来的极不规范变成了表扬的榜样,上课抬头了,仔细专注了,主动做题了。孜宜从班级48名到29名,进到18名,再到11名,现在期中考试跃居第8名。一年半的时间,我们看到了“白天鹅”的微笑。长此以往,她还会进步,最终会成为“金凤凰”!魏老师说:每一个孩子有一点进步,他都倍感喜悦!

微信图片_20210506154023.jpg

  魏老师用长情的陪伴和学生一起学习、生活、成长着。

微信图片_20210506155101.jpg

  他是同学们口中的“老魏”,他说很亲切,提醒自己不要变老,要保持青春,让代沟小一点;

  他是同学们口中的“杰哥”,他说很温暖,提醒自己不要发火,要平易近人,和孩子做伙伴;

  他是孩子们心中的“男神”,他说很高兴,提醒自己不断提升,要幽默自信,当学生的偶像;

  他是同学们心中的“爷们”,他说很欣慰,提醒自己坚持和蔼,要温暖善良,做亲切的长辈,呵护每一个心灵。

  这就是脑中有思想、眼里有学生、身边有欢歌、心里有关爱、手中有方法、脚下有弹簧的魏杰老师!

本期人物:魏杰

7L8A3198.jpg

  魏杰,男,42岁,济宁海达行知学校初中生物高级教师。工作以来,扎实勤奋地坚持一线教育教学工作,先后获得“国家级优课执教者”、“济宁市杏坛名师”、“济宁市教学能手”、“济宁市优秀教师”、“济宁市师德模范”。

  座右铭:爱是最好的教育,而表达爱的最好的方法是欢喜、鼓励和赞赏。